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74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ACVD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
作者:毕国荣;卢丽萍;佡剑非;周卓;刘素珍 刊期: 1999- 02
-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及发病机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106例GBS患儿按有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为两组,统计各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体征所占比例,两组的病程与转归情况.结果儿童GBS伴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窦性心动过速多见(27.3%),其它尚有血压异常、瞳孔改变、尿便障碍等,多发生于病情进展期.伴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组其死亡率、气管切开率、使用呼吸机时间......
作者:高韦娟;梁志学;何昕 刊期: 1999- 02
-
56例儿童基底节钙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基底节钙化的发生率、病因、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年内CT扫描证实的56例儿童基底节钙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发现基底节钙化56例,占同期儿童头部CT检查的8.1‰.其中点状钙化53例(94.64%),小结节钙化3例(5.36%),CT值为50~80Hu.11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52例因头颅外伤就诊,外伤前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亦无引起基底节钙化的相关疾病.结论是否成人生理性基......
作者:袁向东;张欣;周正;张秀莲 刊期: 1999- 02
-
急性脑梗死和Alzheimer病脑脊液高水平髓鞘素抗原B细胞免疫应答
目的确认急性脑梗死(ACI)和Alzheimer病(AD)对髓鞘素碱性蛋白(MBP)、髓鞘素结合糖蛋白(MAG)和含脂质蛋白(PLP)的B细胞免疫应答.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了ACI、临床可能AD和其它神经疾病(OND)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中MBP、MAG和PLP抗体分泌细胞.结果ACI、AD和OND患者外周血中均可检出IgG、IgA、IgM三种表型MBP、MAG、PLP抗体分......
作者:王维治;王化冰;黄煜敏 刊期: 1999- 02
-
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流变特性改变及己酮可可碱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变化及己酮可可碱(PTX)干预治疗的效应.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等方法测定了46例ACI患者的红细胞流变学指标,与22例正常人对照;并随机将患者分为PTX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LMD)+乙酰水杨酸(ASA)组对照干预治疗.结果ACI患者红细胞流变学指标显著异常,且红细胞变形指数(DI)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呈显著负相关.用药后两组红细胞流变学指标......
作者:张孝超;王景周;陈曼娥 刊期: 1999- 02
-
MPTP处理的小鼠和6-OHDA损毁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病理变化的比较
目的比较MPTP处理的小鼠与6-OHDA损毁大鼠PD模型的病理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种PD模型的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结果表明:C57BL小鼠在MPTP处理后,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从第4d开始有所减少;黑质区域的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从第1d起即有增加.大鼠PD模型较早出现损毁侧TH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的现象,损毁2月后几乎完......
作者:李德鹏;徐群渊;张进禄;刘玉军;邢浒 刊期: 1999- 02
-
大面积天幕上脑出血引流和内科治疗对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血肿引流术在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血肿≥30ml的天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行血肿引流术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行引流术者死亡率(29.41%)低于内科保守治疗(48.75%).结论脑出血>30ml,中线移位......
作者:方燕南;林健文;黎雪芬;林贤寿;黄如训 刊期: 1999- 02
-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MRI
目的研究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及特征性影像学所见.方法对1年11个月间收治的8例SIH患者,详细观察其临床特点,多次腰穿检测其脑脊液(CSF)压力及生化学、头CT、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当患者出现起立性头痛、呕吐、颈强直时,其脑压≤0.7kPa.其中5例呈血性CSF,7例蛋白增高,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示脑室缩小,MRI增强扫描示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和......
作者:陈淑兰;曹云鹏;聂莹雪 刊期: 1999- 02
-
GFP,TH双基因在NIH-3T3细胞及帕金森病大鼠脑内的表达
目的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个标记,观察GFP标记的HTH1基因修饰的NIH-3T3细胞在体外及植入脑内后的生长情况,判断GFP基因能否作为一种新的筛选标记基因.方法构建同时表达GFP和HTH1双基因的多基因表达载体GC-GFP-P-HTH1-SN.并转染NIH-3T3细胞,且移植入Parkinson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结果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等......
作者:朱君明;唐镇生;江澄川;应其龙;宋后燕 刊期: 1999- 02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研究
目的探讨TNFα、IL6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TNFα和IL6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第1d、第3d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作者:黄作毅;韩凤;吴军 刊期: 1999- 02
动态资讯
- 1 12例脑膜癌病临床分析
- 2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
- 3 加巴喷丁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 4 高血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GF-β1、VEGF表达的影响
- 5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的表达对脑血流的影响
- 6 误诊MELAS为病毒性脑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7 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 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 9 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后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 免疫细胞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11 脑缺血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12 血管因素在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3 Bcl-2、Bad在大鼠癫痫持续状态中的表达及rHuEpo干预的分子机制
- 14 动脉弹性功能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研究
- 15 以脊髓症状起病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告
- 16 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性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
- 17 抗凝血酶-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作用
- 18 肥厚性硬脑膜炎(附1例报告)
- 19 AQP4抗体及MOG抗体双阳性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1例NMOSD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 颈椎牵引导致枕叶脑梗死1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