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15-脂氧化酶及其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大鼠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15-脂氧化酶(15-LO)表达及其mRNA(15-LOmRNA)转录的影响,探讨两者在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意义.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预缺血-缺血再灌注模型(PC-MCAO)及局灶性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各组于不同时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LO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15-LOmRNA的表达.结果PC-MCAO组较对应时程的MCAO组15-LOmRN......

    作者:朱雨岚;刘春华;朱大岭 刊期: 2005- 01

  • 巴曲酶、尿激酶联合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降纤、溶栓疗法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分为尿激酶(UK)、巴曲酶单药治疗组及巴曲酶与UK合并用药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缺血2h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死亡率、梗死体积、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神经损伤及出血改变以UK组为重(其中死亡6只,出血5只),空白组其次(其中死亡5只,出血5只),巴曲酶单药治疗组及合并用药组均较......

    作者:邵延坤;陈晓虹;王越晖;饶明俐 刊期: 2005- 01

  •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DI)对颈动脉系统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CVA)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87.5%的患者病侧CVDI异常,表现为脑血流下降、外周阻力增高、微循环障碍.结论颈动脉系统TIA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CVDI可作为颈动脉系统TIA实验室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吴新贵;许永成;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 刊期: 2005- 01

  • FGF1基因启动子-1385A/G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基因启动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Alzheimer'sdisease,SAD)的相关情况.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41例患者和43例正常人中FGF1基因启动子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并通过比值比(OR)对这两种基因与AD之间进行关联分析.结果FGF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1385A/G)与A......

    作者:姚丽芬;张昱;孙莉;孙瑞红;宋琳;谢宁 刊期: 2005- 01

  •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局灶脑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GBE与缺血损伤神经元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GBE治疗组及脑缺血组BDNF阳性细胞数,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坏死灶中心区GBE组及缺血组BDNF阳性神经元均消失,但在坏死灶周围区,两组BDNF阳性细胞均显著增加.两组细胞形态无明显不同,但GB......

    作者:李育臣;董玉娟;王建茹;王冰 刊期: 2005- 01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部位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关性.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应用NIHSS......

    作者:陈俊;何国厚;余绍祖;江荣翠;胡秀学;黎华 刊期: 2005- 01

  •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本组共6例,男2例,女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全部行MRI检查,两例行CT检查.结果畸胎瘤位于脊髓圆锥3例,胸段2例,颈段1例;髓外硬膜下4例,脊髓圆锥内2例.MRI示病变信号混杂,T1WI、T2WI均见脂肪组织的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被抑制而呈低信号,4例病变内T1WI、T2WI见低信号的钙化,CT检查2例明确钙化灶的存在.3例合并其它先天畸形.......

    作者:谷艳英;周宏伟;孙淑霞;王银萍 刊期: 2005- 01

  •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脑内潜伏感染LA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小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脑内潜伏感染时潜伏相关转录子(LAT)在脑组织与三叉神经节(TG)表达的差异,探讨HSV-1脑内潜伏再激活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颅内病毒接种法给Balb/c小鼠接种单纯疱疹病毒Ⅰ型F株,建立HSV-1脑内潜伏感染模型,病毒接种8周后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小鼠三叉神经节和脑的颞叶、小脑、脑干LATmRNA的表达.结果小鼠三叉神经节和脑的不同部位均有L......

    作者:李平;谢鹏;王运良;牟君;李勇;赵高年 刊期: 2005- 01

  • 大鼠行为学改变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毁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鼠行为学及其形态学变化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一点注射大鼠黑质致密区(SNc),特异毁损多巴胺(DA)能神经元,采用开野实验观察术后1d、3d、5d、7d、14d、21d行为学变化;利用Nissl染色、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的方法,观察各时间点黑质形态学变化.结果毁损侧DA能神经元逐渐减少,超微结构损伤逐渐加重......

    作者:冯定庆;陈晓蓉;王慧珠;齐威琴;沈韶辉 刊期: 2005- 01

  • 酒精中毒大鼠脑血管病变及相应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脑血管病变、脑组织损伤情况及探讨相关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酒精灌胃4周造成慢性酒精中毒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酒精中毒后大鼠脑血管的病理变化及相应脑组织的损伤.结果酒精中毒组大鼠额叶脑内小血管内弹力膜厚薄不一,出现皱褶,内皮细胞部分脱落,中膜平滑肌细胞及外膜胶原纤维增生;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皮质等部位均有神经细胞数目缺失及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及损伤,但以小脑皮质的改变尤......

    作者:赵丽;韩威;陈嘉峰;曹树文;崔元日;李博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