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8例DEACMP患者入院初、出院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患者组入院时血清T3、T4、TSH、R-T3和脑脊液T3、TSH、R-T3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作者:顾仁骏;卢红;张萍;胡少瑾;宋景贵;刘麦仙 刊期: 1999- 03
-
急性脑梗塞病情与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的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后第3、7、15、21天和60例健康人LD和LAF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LD明显降低,LAF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作者:于义英;赵金福;张鹏臻;刘成玉;谭润鸾;韩仲岩 刊期: 1999- 03
-
血液稀释加川芎嗪治疗对重度脑外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粘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外伤患者采用血液稀释加川芎嗪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血液粘滞度及临床疗效的变化.方法将重度脑外伤患者(GCS......
作者:陈建良;田丽霞;吴耀晨;陈旭东 刊期: 1999- 03
-
硫脂致敏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病理和电生理特点
目的探讨硫脂诱导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病理和电生理特点.方法以硫脂免疫豚鼠,观察其周围神经电生理、病理及免疫细胞化学的变化.结果被致敏动物坐骨神经、脊神经根发生脱髓鞘改变,神经鞘膜IgG荧光沉积明显,有的同时伴有髓鞘再生,病损区CD11b+细胞显著增加而CD5+细胞增加不明显,坐骨神经传导阻滞及传导速度减慢.结论硫脂致敏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与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更相似.......
作者:管阳太;秦震;曹小定 刊期: 1999- 03
-
脑出血急性期血清IL-6、TNFα及NO的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NO)在脑出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对23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后4h、12h、24h、3d和7d时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O的血清浓度,将每项的每个时相值同正常对照间、不同时相间以及不同项目间进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IL-6呈逐渐升高再逐渐下降的规律;TNFα呈一个急剧升高较快降低的趋势;NO呈一双峰模式.在......
作者:李卫;郑飞波;李瑞芳;徐旭日 刊期: 1999- 03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血液流变学与MRI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临床特点及血液流变学与MRI改变.方法对76例住院确诊为VP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流变学与头颅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PS发病年龄平均为66.12岁,比帕金森病(PD)大;多以少动-强直为主,特别是双下肢明显,而静止性震颤少见;除有锥体外系症状与体征外,可伴有假性延髓麻痹及智能障碍;应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效果多不明显.血液流变学检查均为高凝状态.头颅MRI......
作者:赵薛旭;刘文;李作汉;狄晴;曹辉;陈月琴 刊期: 1999- 03
-
实验性犬SAH后CVS、脑水肿研究及刺五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刺五加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犬SAH模型,用DSA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刺五加对犬SAH后CVS的脑血管口径大小的影响,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结果刺五加组在枕大池注血后7d脑血管口径显著大于单纯注血组(P......
作者:冯加纯;李玉书;吴军;周春奎;饶明俐 刊期: 1999- 03
-
纳络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缺血(ASVB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将40例ASVBI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纳络酮治疗组,检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情况;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纳络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疗效更佳,临床症状、MDA、SOD及BA......
作者:陆晓红;于明;王明礼;金玉玲;侯丽淳 刊期: 1999- 03
-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和再灌注后环氧合酶-2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中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方法原位杂交方法.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组,血流再通4h后缺血区的大脑皮层有很强的表达并持续24h.缺血90min再灌注组和持续缺血组在缺血区以外的广泛大脑皮层显著表达,在海马的齿状回两侧及纹状体也发现表达.COX-2mRNA的表达可被MK-801抑制.而NBQX和倍他米松对其表达没有影响.结论在缺血区、缺血周边部、缺......
作者:罗毅男;黄海燕;房晓暄;陈大伟 刊期: 1999- 03
-
沙土鼠脑缺血后HSP70表达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HSP70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沙土鼠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光镜观察缺血再灌后神经细胞损伤情况,North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不同时期额叶HSP70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后各期HSP70mRNA表达增加(P......
作者:谷文萍;杨期东;谢光洁 刊期: 1999- 03
动态资讯
- 1 脑出血后高钠高氯血症的临床研究
- 2 复智散对抗Aβ25-35神经细胞毒性机制的研究
- 3 左房黏液瘤合并多处血管栓塞1例报告
- 4 灯盏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5 微栓子监测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6 速避凝预防溶栓后再梗死临床研究
- 7 红斑性肢痛症1例报告
- 8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_1区神经元凋亡及β淀粉样蛋白1-40表达的影响
- 9 利拉鲁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自由基代谢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0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11 不同代数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化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
- 12 以三偏征为临床表现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
- 13 金纳多治疗外伤后脑梗死34例中血浆内皮素、血栓素、前列环素及血液流变性的研究
- 14 血清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5 栀子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 16 PPARβ激动剂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 17 载脂蛋白E对EAE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 18 脊髓硬膜外恶性淋巴瘤
- 19 非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20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的表达对脑血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