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反复前脑缺血大鼠脑白质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脑白质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探讨其规律,为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1周、2周、4周胼胝体、内囊和脑室周围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部位各时间点GFAP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
作者:李自如;于挺敏;韩艳秋;满玉红 刊期: 2005- 05
-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损伤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血脑屏障(BBB)损伤特点.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组,观察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变化、免疫球蛋白(IgG).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BBB损伤逐渐加重,含水量增加和IgG漏出以I/R24h、3d显著;模型组含水量(I/R12h~6d)较假手术组升高;青年模型(I/R12h~6d)和老龄模型(I/R6h~6d)IgG漏出分别较青年和老......
作者:刘轲;王明航;李建生;刘振国;刘敬霞 刊期: 2005- 05
-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经CT或MRI证实的80例老年ACI患者进行抑郁状态测查,对梗死灶的部位、数量,合并症、烟酒嗜好、性别及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抑郁发生率为36%,其中轻度抑郁为24%,中度抑郁为10%,重度抑郁为2%;抑郁症状以焦虑/躯体化、阻滞和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多灶性梗死组HAMD分、焦虑/躯......
作者:刘琨;李秀英;王婷;成义仁;朱友德;李大臣 刊期: 2005- 05
-
应激性高血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性鞘糖脂含量的变化及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的影响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中性鞘糖脂含量的变化及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通过足底电刺激方法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实验组于缺血前30min腹腔内注射GM1(10mg/kg体重).分别测定缺血后3、12、24h后脑组织内中性鞘糖脂的含量.结果在缺血的早期中性鞘糖脂的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升高.GM......
作者:陈嘉峰;孙宏侠;秦震 刊期: 2005- 05
-
β-淀粉样肽(25-35)对PC12细胞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对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prostateapoptosisresponse-4,par-4)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par-4和bcl-2基因mRNA表达变化......
作者:梅寒芳;祝其锋;谢朝阳 刊期: 2005- 05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神经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死亡HIE患儿的临床特点,目视和光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所有患儿均为异常分娩,宫内窘迫占53.8%,产时窒息占38.5%,足月儿多发,占60%,临床表现多样,惊厥发生率高达75%,且多在生后48h之内发生.88%脑组织重量增加,25%超过正常均值加一个标准差,12%低于正常均值;均有不同程度脑水肿,神经细胞肿胀......
作者:郭世杰;程门雪;李玉梅;饶明俐 刊期: 2005- 05
-
我国北方地区多发性硬化164例的临床特点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地区164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资料,探寻MS的临床特点.方法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多方面对164例M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4例MS病例中,男48例,女116例;发病年龄4.5个月~66岁,平均29.25岁;<15岁的早发型占9.8%,发病高峰在20~40岁;39%的患者有明确诱因;主要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73.1%);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36.6%)、肢体感觉障......
作者:杨欣;周春奎;吴江;张昱 刊期: 2005- 05
-
杆状体肌病合并先天性单一Ⅰ型肌纤维肌病临床及病理报告
目的探讨杆状体肌病及单一Ⅰ型肌纤维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杆状体肌病合并单一Ⅰ型肌纤维肌病患者行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分析.结果肌肉活检modifiedGomoritrichrome(MGT)染色肌浆内、肌膜下紫色杆状体聚集;ATPase染色(酸性、碱性)肌纤维类型几乎全部为Ⅰ型肌纤维,散在单个Ⅱ型肌纤维.结论肌活检发现特异性杆状体、单一型肌纤维分布是确诊此类疾病的唯一可靠方法.......
作者:袁军辉;胡静;陈俐;梅丽;康增军;郭华;刘彦 刊期: 2005- 05
-
γ-羟基丁酸对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及其A受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HBA)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GABA)和GABA受体A型α1亚型(GABAARα1)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缺氧前GHBA干预组、缺氧后GHBA干预组和未干预组,于复氧24h后,观察细胞存活数、GABA和GABAARα1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1)GHBA干预各组皮层神经元细胞存活数、G......
作者:赵庆杰;刘玉梅;宋冬晶;郜旭;苏志强 刊期: 2005- 05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评估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颅外段颈内动脉(ICA)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及探讨TCD评价动脉狭窄程度的参数.方法对临床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患者,先做TCD检查,筛选出可疑有颅外段颈内动脉病变的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或)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确定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并计算狭窄程度,然后将DSA/CTA证实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作者:徐斌;徐忠宝;高凤玲;王得新 刊期: 2005- 05
动态资讯
- 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并发脑梗死1例报告
- 2 不同时机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效果的比较
- 3 下丘脑内基因转染对大鼠颞叶癫痫海马病理变化的影响
- 4 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浆内皮素-1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
- 5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8例报告
- 6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新发偏头痛及偏头痛加重的临床分析
- 7 视神经脊髓炎的头部MRI异常表现及对应临床症状
- 8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 9 应用东菱迪芙预防再次脑梗死及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 10 以突发偏侧肢体活动不灵起病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1 以肌阵挛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的重症1、2-二氯乙烷中毒1例报告
- 12 Fah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 13 铁死亡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4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睡眠呼吸暂停模式低氧大鼠海马区磷酸化p38MAPK和IL-1β表达的影响
- 15 甲氰咪胍致精神症状1例报告
- 16 20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 17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TCD与SPECT对照研究
- 18 叶酸、维生素B12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 19 穹隆柱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致痫性发作2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