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肌阵挛癫痫合并破碎红纤维综合征的线粒体DNA突变特点
目的探讨肌阵挛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MERRF)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6例MERRF患者及其部分母系亲属的肌肉和(或)外周血细胞的mtDNA的A8344G点突变,并进行突变型mtDNA的定量分析.结果在2例患者的肌肉和外周血细胞中检测到A8344G点突变.但其母亲的外周血细胞中未能检测到此突变.这2例A8344G阳性标本中,肌肉组织的......
作者:高枫;李晓东;陈清棠 刊期: 2003- 02
-
鞍上池血肿31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鞍上池血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1例首次头颅CT所见符合典型鞍上池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表现头痛30例(96.8%),呕吐22例(71.0%),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9.7%),昏迷2例(6.5%),脑膜刺激征阳性26例(83.9%),有局灶神经障碍3例(9.7%),28例(90.3%)全脑血管造影为阴性,病程中无内科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痊愈......
作者:牛平;邵艳波;王耀山;何祥 刊期: 2003- 02
-
FLAIR和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1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5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接受FLAIR和DWI检查,评价病变的显示范围、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检出病灶的数目及病灶的大小.结果FLAIR和DWI对病变的显示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均优于常规T2W,除小脑梗死外,发病时间24h的,FALIR及DWI显示......
作者:常颖;杨宏 刊期: 2003- 02
-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正常及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NO水平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中枢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正常及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给正常或局部脑缺血1h再灌注24h大鼠脑室内(icv)分别注射体积均为5μl的溶剂(人工脑脊液)、CCK-8、丙谷胺或丙谷胺+CCK-8.给药后25h分别取正常大鼠的大脑皮层及脑缺血大鼠缺血中心区、半暗区、非缺血半球皮层,检测脑组织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1)与假手术组......
作者:杨世方;凌亦凌;戴鸿雁;牛志云 刊期: 2003- 02
-
脑出血后白细胞浸润与血小板CD62p、CD42b表达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白细胞浸润及其与血小板CD62p、CD42b表达的关系.方法37例行微创手术的脑出血患者,手术前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CD62p、CD42b的表达,手术过程中取引流出的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白细胞浸润,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后4h,血肿周围已出现白细胞浸润,脑出血后48~72h白细胞浸润达到高峰;白细胞浸润与血小板CD62p的表达呈......
作者:刘庆新;王芙蓉;张苏明 刊期: 2003- 02
-
前列腺环素合酶基因转移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体外试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前列腺环素合酶(PCS)cDNA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自大鼠主动脉VSMCs提取总RNA,再根据已知PCS序列通过逆转录合成PCScDNA;然后用脂质体作载体将大鼠PCScDNA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并对PCS蛋白水平、cAMP水平及反映VSMCsDNA合成的BrdU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pCMV-PCS转染的VSMCs表达PCS蛋白是......
作者:李永秋;张昱;马建国;阎征;包大宏 刊期: 2003- 02
-
雷公藤多糖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1β和TNF-α的影响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糖甙对其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含量.结果雷公藤多糖甙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水平升高.结论雷公藤多糖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方树友;李庆军;宋波 刊期: 2003- 02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特点及对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AD和72例VD的精神行为症状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结果VD患者焦虑(P=0.0024)和抑郁(P=0.0059)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D患者,AD患者则以无目的闲逛(P=0.0018)明显多见;而情感失控和情绪不稳的发生率在两组......
作者:贾建平;贾健民;楚长彪;徐敏;周卫东 刊期: 2003- 02
-
局灶性脑缺血时吡拉西坦对缺血半球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对局灶性脑缺血时缺血半球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动脉腔内插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测定缺血2h/再灌注2h后缺血半球内乳酸(LA)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HE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缺血后24h的梗死体积.结果吡拉西坦(200mg/kg)可明显降低缺血半球内LA水平,增加LDH的活性,对CK活性无明显影响,它可明显降低缺血2h/再灌注22h后的皮质、皮质......
作者:赵育梅;杨晶晶;寿艳红;孙明;徐超 刊期: 2003- 02
-
IL-6基因调控区-174G/C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1~90岁,平均66.6±9.8岁.健康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1~54岁,平均45.6±8.7岁.采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认识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多态性;同时ELISA定量分析脑梗死患者和正常......
作者:马莎;蒋凌月;武绍远;徐艳;严新民;张金章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MGB1、FKN 动态变化研究
- 2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与血管内支架治疗53例临床分析
- 3 Aβ3-10多价腺病毒疫苗鼻粘膜免疫AD 转基因鼠的治疗效果研究
- 4 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 5 加巴喷丁胶囊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 6 卵圆孔未闭导致脑梗死病例报道
- 7 应用妥泰后大鼠癫痫模型血清NSE水平变化的研究
-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临床证据及临床指南
- 9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 10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11 枸杞多糖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
- 12 急性脑梗死SWI低信号与血脑屏障完整性对于出血性转化的早期判断
- 13 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发病中的作用
- 14 白质疏松与局部脑血流痴呆关系的初步探讨
- 15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103例临床分析
- 16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型1例临床、病理及基因分析(附家系基因)
- 17 不同形式Aβ对老年痴呆细胞模型中炎性因子和神经型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 18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 19 视黄酸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
- 20 虾青素对急性脑出血小鼠的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