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其代谢相关因子和血脂与脑梗死的关系,并观察叶酸、维生素B6对HCY的影响.方法对59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PCR扩增法检测CBS基因T833C多态性.结果(1)脑梗列患者血清HCY浓度(23.00±7.46nmol/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46±3......
作者:刘建珍;曹传洲;赵钧和;傅善基;包承梅;毕大鹏;嵇高德 刊期: 2003- 04
-
海马CA1区神经元选择易损性组织结构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海马CA1区神经元选择易损性与此区组织结构特点的关系.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再灌注12h、24h、36h、48h、72h组CA1区神经元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动态变化.结果在再灌注各组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早于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而和不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同步.神经元轴突内超微结构变化早于胞内结构.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海马CA1区神经元选择易损......
作者:贾栋;高国栋;赵振伟 刊期: 2003- 04
-
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34例重度颅脑损伤(Gcs计分≤8分)患者急诊手术后,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6例)和常温治疗组(18例).对比死亡率,治疗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经腰穿测定当时存活者颅内压(Icp),治疗后12h取脑脊液测定其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β-内啡呔(β-Ep)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比较亚低温组死亡率明显降低,颅内压(Icp)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罗毅男;闫晓明;刘清波;付双林;葛鹏飞;孟凡凯;陆俊平 刊期: 2003- 04
-
甘露醇暂时渗透性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甘露醇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长耳白兔,随机分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不同时间顺序给予伊文思蓝和甘露醇注射液.10%的甲醛局部灌注固定,取脑.定性、定量判定伊文思兰渗透情况.结果甘露醇组的脑切片有明显的伊文思蓝脑组织中渗透.不同时间点伊文思蓝的渗透情况显示静脉推注甘露醇后10min,伊文思蓝渗透明显,30min渗透减弱,60min后几乎没有渗透.结论远端静脉注射甘露醇可以暂时渗透性开......
作者:孟然;周晋;王德生;李国忠;戚基萍;杨宝峰 刊期: 2003- 04
-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蛋白的浓度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扫描,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S-100浓度明显升高,2~3d达到峰值,且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S-100升高更明显,S-100>1.0μg/L、NIHSS12分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缺......
作者:陈俊;何国厚;余绍祖;席刚明;胡秀学;张继才;魏国耀 刊期: 2003- 04
-
凝视麻痹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附104例分析)
目的提高凝视麻痹在急性脑血管病中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对104例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04例患者中,男58例,女46例,脑出血的凝视麻痹发生率高于其它脑血管病,尤破入脑室者.伴有凝视麻痹的患者,意识障碍和死亡的发生率增高.结论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不好.......
作者:马惠姿;李鸿培 刊期: 2003- 04
-
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和蛛网膜关系的术中观察
目的探讨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和蛛网膜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经功能的保护.方法手术中观察蛛网膜、肿瘤和神经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后面、上下极表面有蛛网膜覆盖,脑干侧、肿瘤和面听神经之间没有蛛网膜间隔.结论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是蛛网膜内位肿瘤,肿瘤表面的蛛网膜是桥小脑角池固有的蛛网膜,强调明视下的神经分离和肿瘤切除.......
作者:蔺友志;刘恩重;李俊石 刊期: 2003- 04
-
以三偏征为临床表现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
目的分析大脑后动脉区梗死所致三偏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表现三偏征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其特点.结果PCAI的三偏征患者中,偏盲及偏身感觉障碍明显且恢复较差,多数偏身运动障碍恢复快,常伴有头痛.结论对有上述三偏征的患者应考虑PCAI所致,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作者:张春玲;李继梅;刘占东;徐忠宝 刊期: 2003- 04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变化研究
目的通过对脑血流(rCBF)SPECT检查,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变化.方法对2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发病6~48h内同时行头部CT及SPECT检查,并于发病48~72h后再次复查头部CT.另外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CT及SPECT检查.结果SPECT检出阳性率为72.4%(21/29).且神经功能缺损越重,rCBF的灌注缺损就越低.结论在患者尚未发生脑组织结构异常的代谢和功......
作者:崔勇;田晶;常红 刊期: 2003- 04
-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ATPase-6基因表达及TUNEL 阳性细胞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脑组织线粒体ATPase-6基因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以50μl鼠尾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注血后分别于12h、1d、3d、7d处死大鼠,断头取血肿周围脑组织.(1)用RT-PCR方法测定以上不同时相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组织线粒体ATPase-6基因表达情况;(2)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出血后12h、1d、3......
作者:李玮;周中和;王景周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估的研究进展
- 2 脊髓型颈椎病18例临床分析
- 3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病变的CT和病理对照研究
- 4 细胞因子与抑郁症
- 5 人参皂苷Rg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
- 6 脑缺血海马透析自由基活性研究
- 7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 8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9 青藤碱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CGRP、SP含量及脑干5-HT表达的影响
- 10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 11 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初步分析
- 12 多奈哌齐治疗痴呆的系统评价
- 13 阿司匹林抵抗与COX-1基因C50T单核苷酸多态性临床研究
- 14 巴曲酶、尿激酶联合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5 肥厚性硬脑膜炎并静脉窦血栓1例
- 16 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致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研究
- 17 急性脑梗死后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 18 缺血性卒中患者因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改为高维持量及替格瑞洛后血小板抑制率变化
- 19 脑卒中伴焦虑和抑郁障碍108例临床分析
- 20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畏惧性体位性眩晕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