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血栓形成者血清胰岛素及与PAI-1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R),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1(PAI-1)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无糖尿病病史的CTB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分为大中病灶组(43例)和小灶组(24例).另取28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分别用发色底物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IS、C肽水平.结果(1)CTB组PAI-1活性、IS、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作者:李红云;韩勃;韩丹春 刊期: 1999- 06
-
甘露醇和复方甘油对大鼠急性期局灶脑缺血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甘露醇和复方甘油对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从而证实其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甘露醇和复方甘油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甘露醇和复方甘油均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但二者相比甘露醇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应首选甘露醇,也可将甘露醇与复方甘油两药合用,以增强疗效.......
作者:孟红梅;陈嘉峰;张淑琴;徐忠信 刊期: 1999- 06
-
神经节苷脂GM1对小鼠脑缺血复灌后记忆障碍的实验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脑缺血复灌后连续应用GM1对改善记忆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鼠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脑短暂缺血复灌模型,缺血15min后复灌开始即连续给予GM1,7d后进行开场行为、抑制性回避反应及Y-水迷宫试验,检测动物行为及认知功能,然后脑片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结果GM1组(10mg/kg·d,共7d);抑制性回避反应经首次训练后24h再次检测,错误次数明显减少(从2.1±1.14到0.7±0.4......
作者:赵旸;于龙顺;谭艳;任世兰;赵国举;明杨 刊期: 1999- 06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的临床诊治、总结经验以提高对这两个合并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30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占总数的24%,其中2例死亡.应用钙拮抗剂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钙拮抗剂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再出血22例,占总数17.6%,12例死亡.此两种并发症占总死亡率的82.4%......
作者:谢汝萍;李坚 刊期: 1999- 06
-
急、慢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及NK细胞活性的动态研究
目的CD+4T细胞、CD+8细胞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在炎性脱鞘性神经病中的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分离外周单核淋巴细胞,采用APAAP法研究T细胞亚群、LDH释放试验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AIDP发病初期CD+4T细胞为主,在疾病的恢复期以CD+8T细胞为主,NK细胞的活性早于T细胞亚群的改变.CIDP病人CD+8T细胞远远超过CD+4T细胞,在整个临床疾病过程中NK细胞活性持续较低.结论AIDP和C......
作者:王立军;康德瑄;钟延丰;陈清棠;暄玫 刊期: 1999- 06
-
Moyamoya病发生、发展及转归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Moyamoya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方法建立Moyamoya病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颈动脉逐渐狭窄或闭塞的过程是内弹力纤维变性、断裂后,中膜平滑肌细胞沿断裂处向内膜游走、深入增生的过程.早期,因侧支循环血管建立不完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多灶性脑软化坏死.随时间延长,脑内大量小动脉及毛细血管代偿性增生,其血管壁腔大壁薄,形成异网.同时5个粟粒状或囊状动脉瘤,蛛网膜下腔、脑室内及脑实质内......
作者:张海鸥;饶明俐;刘群;张淑琴;马玉刚 刊期: 1999- 06
-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患者IL-6水平研究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梗死患者血清、脑脊液(CSF)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特点,探讨IL-6与SAH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0例SAH患者、38例脑梗死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CSF的IL-6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作者:唐玉兰;王进;秦雪;盛文利 刊期: 1999- 06
-
脑脊液胆碱酯酶测定对血管性痴呆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脊液胆碱酯酶含量与ERPs的P3成分的相关性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hE动力学法测定VD患者CSF中ChE活性含量,应用Oddball序列测定ERPs内源性成分P3的PL,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D组CSF中ChE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减少,ERPs的P3的PL明显延长,且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SF中ChE含量可反应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可做为诊断痴呆的重要客观生化参考指标.......
作者:苗建亭;游国雄;王者晋;雷革胜 刊期: 1999- 06
-
幕上脑出血的早期预后
目的探讨幕上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预后.方法观察分析病人入院时和发病1个月时的意识水平、肌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本组脑出血早期死亡率为12.5%,生存者中早期意识正常率为96.7%,肌力正常率上肢为44.0%,下肢为51.6%,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率为39.6%.结论幕上脑出血早期死亡与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相关,早期意识障碍及肌力的恢复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相关.......
作者:钟广文;崔连奇;夏坚 刊期: 1999- 06
-
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与脑卒中后痴呆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将痴呆者与非痴呆者的临床表现,伴发疾病、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发生率为36.65%(83/227).痴呆伴有语言障碍、步行困难者明显多于非痴呆者(P......
作者:单培彦;王淑贞;焉传祝;李大年;郭福堂 刊期: 1999- 06
动态资讯
- 1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
- 2 月经期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3例报告
- 3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mRNA表达特征及石杉碱甲的影响
- 4 SCN9A基因rs10930210位点多态性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
- 5 终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
- 6 脑内小脓肿的诊治
- 7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1例报告
- 8 大鼠颞叶癫痫点燃后海马zif268mRNA及其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
- 9 大鼠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对循环CD34+造血干/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 10 远隔缺血后适应通过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改善小鼠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
- 11 颅内动脉狭窄致初发或复发缺血性卒中比较研究
- 12 Nonaka肌病的GNE基因突变研究
- 13 BACE2多态性位点rs1046210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
- 14 苯妥英对缺血缺氧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
- 15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6 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累及神经系统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7 利鲁唑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5例
- 18 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致脑梗死1例报告
- 19 老年人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
- 20 胼胝体出血(附2例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