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眼动脉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颅底显微外科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2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放大5×25倍手术显微镜下,对眼动脉的起源、行程及分支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结果90%眼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其中大部分起自颈内动脉上壁的内三分之一.5%眼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另5%眼动脉起源于脑膜中动脉.眼动脉分为颅内、管内及眶内3段,眶内段依据其与视神经关系又被分为3段.眼动脉的主要分支为视网膜中动脉、睫状后......
作者:田继辉;徐军;张庆华 刊期: 2004- 03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EPO组.全脑缺血前3h,EPO组大鼠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生理盐水组则给予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处理.观察缺血后24h海马CA1区细胞色素......
作者:孟宪栋;陈俊抛;姜晓丹;贾兰;罗晓红;杜谋选;葛江聪 刊期: 2004- 03
-
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周边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局部应用凝血酶特异抑制剂--重组水蛭素治疗血肿周边组织损伤的价值和治疗时间窗.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50μl自体血注入同时、3h后以及9h后血肿内给予10U重组水蛭素干预,术后72h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deficitscore,NDS),检测血肿周边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脑水含量及TUNEL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并通......
作者:周中和;王景周;曲方;何祥;陈曼娥;王耀山 刊期: 2004- 03
-
丘脑出血致眼会聚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丘脑出血眼症状受到广泛关注,但病灶侧眼会聚障碍(convergencedisorder)报告很少.为探讨丘脑出血与眼会聚障碍的关系,对丘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方法观察104例连续住院的丘脑出血患者,均进行影像学和严格会聚功能检查.结果意识清醒或发病3d内清醒、无痴呆及失语、或不全失语但不影响会聚功能检查者70例,发现病灶侧会聚不能或不全者52例.结论病灶侧眼球会聚功能不全是丘脑出血的常见体征,可......
作者:齐景波;王久武;马强;莫伟焱;曾庆宏 刊期: 2004- 03
-
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全脑缺血大鼠海马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在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5min.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pCREB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其在大鼠海马CA1区及齿状回的表达.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缺血再灌注3h,pCREB的表达至高峰,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免疫组化显示缺血再灌注3......
作者:葛巍;沈霞;刘永海;崔桂云;徐兴顺;卜渊;冯新红 刊期: 2004- 03
-
动脉栓塞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提高栓塞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探讨大鼠体重、栓子体积、插管深度与MCAO模型成功的关系.方法采用2×2×2析因设计,通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进行分析.结果栓子体积、插管深度的两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栓子体积和插管深度之间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结论佳造模方案是大鼠体重280~300g、动脉血栓子≈1.0μl、导管插入颈内动脉入口1......
作者:杨芳;李继英 刊期: 2004- 03
-
脑室内注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IgG对大鼠神经元凋亡及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对大鼠脑内神经元的损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损害中所起的作用,探讨重症肌无力(MG)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方法将AchRabIgG或健康人的IgG注入大鼠侧脑室.HE染色、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皮质、海马及杏仁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变化.结果2周后实验组皮质、海马及杏仁核凋亡细胞明......
作者:郑金瓯;莫雪安;曾丽;孙圣刚;孙华 刊期: 2004- 03
-
表现有立毛运动的复杂部分性癫痫(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了解立毛运动性发作的病理生理、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结合3例立毛运动性发作病例及文献复习(已报过21例),探讨立毛运动性发作的特点.结果立毛运动性发作的重要临床表现是反复的立毛运动,可能与右颞叶额叶(眶面皮层,运动前区)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学结构有关,脑电图(EEG)表现为非特异性异常,但是大多数病例有发作期发放或癫痫样波,视频监测脑电图(Video-EEG)对于评价其分型及发作期、发作间期变化有帮......
作者:刘凤君;吴逊;刘晓燕 刊期: 2004- 03
-
局部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后应用反馈控温半导体制冷块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表达,TTC染色测梗死体积.结果同常温组相比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
作者:赵瑞波;李宗敏;张玉华;王德生 刊期: 2004- 03
-
偏头痛患者血浆P物质与Mg2+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偏头痛患者血浆P物质(SubstanceP,SP)及Mg2+含量,探讨SP及Mg2+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为寻找高效,价廉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比色法,测定41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浆SP含量及Mg2+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偏头痛发作期血浆SP含量增高(P......
作者:杨丽;成敏;郭志良;祝红;张骏;周晓兰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突触囊泡蛋白2A的表达变化
- 2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及干预的探讨
- 3 急性环氧乙烷接触14例临床报告
- 4 260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探讨
- 5 蛋白激酶Cδ 参与帕金森大鼠模型 中6-OHDA的神经毒性作用
- 6 白细胞介素-4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 7 以基底节区出血为表现的动静脉畸形2例报告
- 8 微创术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46例分析
- 9 睡眠时程与卒中风险的研究进展
- 10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预防措施
- 11 雷沙吉兰(Rasagiline)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
- 12 颈动脉重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13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内的表达及作用分析
- 14 CD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患病易感性研究
- 15 反复前脑缺血大鼠脑白质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
- 16 脑血管病的遗传学研究现况
- 1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 18 慢性大鼠酒精中毒钙神经素在脑内的分布与表达及离子改变
- 19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及时间窗分析
- 2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抵抗与环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