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初步分析
目的数值模拟分析动脉瘤的血流压力、速度和切应力3个指标特点,探讨动脉瘤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动脉瘤的医学影像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1)流场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压力剧烈变化的时间窗为0~0.62T,与速度剧烈变化时间窗一致,动脉瘤内各处压力周期变化与流场的周期变化一致,每一个具体的时刻流场压力分布不均衡;(2)脉动状态下,每个心动周期里,在0~0......
作者:陈旭东;陈洪;扬地;吕文;陈健良 刊期: 2006- 02
-
CD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患病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CD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83名确诊MS患者和110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CD24E2+226C/T位点酶切多态性.结果CD24E2+226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MS44.6%vsCON33.2%,P=0.022).未发现CD24基因......
作者:崔玉真;肖波;罗成宏;陈庆深;周文斌;林艾羽 刊期: 2006- 02
-
慢性脑缺血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的表达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表达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侧颈动脉结扎的方法制作SD大鼠慢性缺血模型;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Ⅷ因子相关抗原及GFAP的表达;放免技术对脑脊液Aβ蛋白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MIAS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及微血管计数.结果术后1个月手术组大鼠认知功能已明......
作者:郭军红;蒲传强 刊期: 2006- 02
-
动脉粥样硬化与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一氧化氮(NO)表达的研究,探讨AS与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两组动物均于0、8、16周分别取耳缘静脉血,检测血清中PAI-1和NO的水平.16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行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I-1在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结果正常饮食组和高......
作者:秦玲;张淑琴;黄可欣 刊期: 2006- 02
-
脑缺血预处理及HSP70表达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探讨蛋白合成在脑缺血预处理(PC)诱导脑缺血耐受(IT)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建立局灶脑缺血(MCAO)模型,短暂性脑缺血20min作为PC,PC后24h给予永久性MCAO(PMCAO),并与未进行PC者比较.免疫印记法测量PC后24h及给予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后HSP70的变化,PMCAO24h后观察脑梗死的大小,神经功能评分;同时观......
作者:赵建华;王岚;陈小武;孙圣刚 刊期: 2006- 02
-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评估
目的通过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50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hG-CSF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rhG-CSF治疗组为25例,给予rhG-CSF皮下注射2μg/kg,连续使用5d.对照组25例,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
作者:张俊;邓敏;张远锦;隋伟;王力平;孙阿萍;宋红松;鲁明;樊东升 刊期: 2006- 02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规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的病理变化规律及其与Caspase-3的关系.方法术中获取19例不同时段脑出血患者血肿灶周围脑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手术入路中远隔血肿部位脑组织标本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脑出血后时间的不同将病例组分为:超早期组(<8h);早期组(8~24h);延期组(>24h).所有标本均行TUNEL染色以及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图像分析仪观察阳性细胞数......
作者:张新庆;尹晓亮;郭文新;蔡辉;张锟;王耘;徐红兰;张智敏 刊期: 2006- 02
-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mdr1/P-glycoprotein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害后脑内mdr1/P-glycoprotein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脑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dr-1/P-glycoprotein在脑内的表达部位及表达时程的变化.结果mdr-1/P-glycoprootein在缺血侧皮层和纹状体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增多,并出现在同侧损伤部位的神经元,其在损伤后2h开始出现,6h达到高峰......
作者:李杏色;丁成云;柴锡庆 刊期: 2006- 02
-
脂多糖诱发兔颅内压增高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mRNA的表达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发兔颅内压增高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经皮穿刺枕大池内注入LPS的方法建立兔颅内高压症模型,通过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RT-PCR技术测定脑组织内AQP4-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在6h达高峰.模型组动物脑组织......
作者:陈丽霞;苏志强;张丽 刊期: 2006- 02
-
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蛋白酶体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鱼藤酮对大鼠大脑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Wistar雄性大鼠,建立鱼藤酮帕金森病模型,对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黑质区和海马区蛋白酶体的活性进行测量,蛋白酶体活性测定通过蛋白酶体与其3种荧光底物反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物荧光强度而定.结果实验组黑质区蛋白酶体3种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的postacidic活性明显下降(P<0.05),chymotryptic,trypt......
作者:黄丹翊;王涛;梁直厚;冯媛;乔娴;孙圣刚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干损害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 2 延缓冲洗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意义
- 3 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 4 肥厚性硬脑膜炎(附1例报告)
- 5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ZO-1表达的影响
- 6 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周边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
- 7 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的中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 8 解偶联蛋白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对宁夏回族人群血清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 9 降纤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10 凝血酶对大鼠脑内MMP-9、MMP-2表达的影响
- 11 远端型肌病1例报告
- 12 L-NNA对大鼠脑缺血时脑组织含水量和乳酸含量的影响
- 13 有氧运动对鼠杏仁核点燃进程的影响
- 14 重症肌无力与胸腺外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 15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 16 癫痫持续状态研究进展
- 17 Lp-PLA2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关系
- 18 偏头痛共病研究进展
- 19 不同形式Aβ对老年痴呆细胞模型中炎性因子和神经型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 刺五加皂甙对谷氨酸毒性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