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部分脑区NGF、BDNF的表达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颞叶、杏仁核和尾状核NGF、BDNF的含量影响.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阻塞法制作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1h、6h、2d、4d、9d模型,检测颞叶、杏仁核和尾状核NGF、BDNF的表达.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颞叶迅速出现中量NGF表达;杏仁核仅再灌注早期出现NGF表达量增加;尾状核NGF的表达很快消失.缺血再灌注损伤没有引起颞......
作者:李爱丽;杨洪发;王彦红;汪世吉;石育原 刊期: 1999- 04
-
亚低温对脑缺血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在尿激酶溶解大鼠脑血栓治疗中,研究亚低温对溶栓复流后大脑中动脉缺血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用光化学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在血栓形成后0.5h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复流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亚低温组P53蛋白的表达,明显弱于正常体温组.结论亚低温降低脑缺血区域的P5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亚低温产生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作者:彭福华;苏镇培;李玲;曾进胜;裴中 刊期: 1999- 04
-
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采用APTT法和ELISA法测定30例脑梗塞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显著升高(P......
作者:金武;金冶;张德英 刊期: 1999- 04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TNF-αmAb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用Zealonga报道的大白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尼龙线栓塞模型,对6h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大白鼠使用抗TNF-αmAb/生理盐水后的脑梗塞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抗TNF-αmAb能减少脑梗塞体积,减轻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少白细胞在微血管内的聚集和粘附.结论抗TNF-αmAb能起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
作者:刘清和;曾庆杏;余绍祖;吴秀芝;喻文莉 刊期: 1999- 04
-
老年急性脑梗塞性激素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性激素的变化.方法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老年急性脑梗塞72例,正常对照组38例,结果38例男性脑梗塞患者T较对照组为低(P......
作者:定正超;姜丹;金超英;董明国;周正伏 刊期: 1999- 04
-
C57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多巴胺转运蛋白99mTc-TRODAT-1放射自显影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损毁程度C57BL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变化.方法根据腹腔注射MPTP的天数将小鼠分为1、3、5和7d模型组以及对照组,静脉注射99mTc-TRODAT-16mCi,1h后处死行脑纹状体放射自显影,同时行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结果对照组的放射自显影可见99mTc-TRODAT-1于纹状体部位有高度放射性聚集,且两侧纹状体基本相同.注射MPT......
作者:刘振国;陈生弟;方平;翁中芳;梁梁;徐洁懿 刊期: 1999- 04
-
甘露醇和复方甘油对大鼠MCAO模型梗塞体积及病理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甘露醇和复方甘油在脑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利用大鼠MCAO模型,采用TTC染色及光镜观察用药前后梗塞面积大小、缺血组织病理变化特点.结果甘露醇较复方甘油能更有效地缩小梗塞灶体积,减轻神经元的缺血损伤.结论甘露醇与复方甘油不仅有脱水作用,而且有脑保护作用,在脑缺血急性期应首选使用甘露醇.......
作者:孟红梅;张淑琴;陈嘉峰;刘群;徐忠信 刊期: 1999- 04
-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治疗tPA、PAI、PLG、D-D监测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纤维系统的影响以及各指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9例病后24h内就治的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4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7~10d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检测.结果对照组tPA、PAI、PLG、D-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无变化,溶栓治疗组于治疗后2htPA及D-D明显升高,PAI、PLG......
作者:李永秋;马建国;张晶 刊期: 1999- 04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P53基因表达与细胞损伤
目的探索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VS)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大鼠SAH模型,设立对照组、SAH组、放线菌素酮治疗组(CHX组).经DIG-RT-PCR对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P5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CHX组P53基因表达相近,SAH组P53基因表达增高.显微镜下见CHX组病理形态学变化近似正常,SAH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结论大鼠SAH后CVS所致的脑缺血,脑组织P53基因表......
作者:潘军;周岱 刊期: 1999- 04
-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鼠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时(ET与NO)变化的特点以及ET、NO对脑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用双肾双夹法复制出高血压SD大鼠,持续14周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滑肌厚度,以及测定ET、NO在血浆中的含量.结果肾血管狭窄后血压持续升高,至14周时血压至27.5±33.5kPa.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平滑肌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壁有重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
作者:谭盛;黄如训 刊期: 1999- 04
动态资讯
- 1 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PLG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 NF-κB与脑缺血
- 3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介入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 4 血液灌流对灭多威中毒兔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研究
- 5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 6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1例报告
- 7 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 8 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身舞蹈症3例报道
- 9 卵圆孔未闭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分析
- 10 老年性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
- 11 TRPV4对脑血管平滑肌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12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通路
- 13 CYP450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 14 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在筛查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应用价值
- 15 依达拉奉对癫痫大鼠脑内谷氨酸的影响
- 16 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3例报告
- 17 脑梗死患者IMT与AIP的关系
- 18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60例临床分析
- 19 肝豆状核变性132例颅脑MRI扫描分析
- 20 KLF7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小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轴突再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