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远期生存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影响远期生存的因素。方法 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170例,对其中124例进行平均39.8个月的长期随访,运用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病理类型等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远期生存的因素是胸腺的不同病理类型(胸腺增生、胸腺萎缩、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P......

    作者:刘伟;张雄基;费立夫;纪振东;张振和 刊期: 2001- 01

  • 合并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腺瘤病理分型、病理分期和重症肌无力(MG)之间关系。方法 分析1986~1996年88例经手术证实为胸腺瘤患者,其中28例术前合并MG,分析这28例患者胸腺瘤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与MG发生年龄、性别、Osserman临床分型及术后MG缓解加重关系特点。结果 发现胸腺瘤伴有MG28例(31.8%);其中男18例占64.3%;女10例占35.7%;发病年龄以40~59岁为高峰期,共20例,占......

    作者:高政;张东明;聂志余;王乃昌;包礼平;范洪玉 刊期: 2001- 01

  • 实验性SAH后CVS与ET、NO的关系

    目的 研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和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成兔SAH模型,观察SAH前后动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改变,用放射免疫方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液和脑脊液中ET和NOx-含量,以氢清除法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结果 SAH后大部分动物进食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有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和......

    作者:邵国富;包仕尧;楚冰;张志琳 刊期: 2001- 01

  • 鼠脑血管痉挛时尼莫地平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及尼莫地平(ND)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单纯SAH组和ND处理组大鼠观察手术前后基底动脉管径,并检测24h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SEP潜伏期及脑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SAH组大鼠在诱导SAH后rCBF立即降低,并持续24h,同时有基底动脉痉挛;SAH后1h开始至24hSEP潜伏期逐......

    作者:孙保亮;夏作理;杨明峰;邱平明;戴小牛 刊期: 2001- 01

  • 脑干损伤中单胺递质变化的意义

    目的 探讨脑组织在创伤、出血、缺血等病理情况下单胺递质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脑干损伤患者,伤后6~12h内采集患者肘静脉血及腰穿取脑脊液,之后1周内每天采集1次,1周后每周采集2次,到清醒或死亡时止。以Miller′s的荧光分光法检测脑干损伤的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单胺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分析脑干损伤程度与单胺递质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急性颅脑......

    作者:房向阳;吕晓萍;杨艳红 刊期: 2001- 01

  • 尼莫通静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尼莫通静滴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压(BP)及心率(HR)的影响。方法 选取发病时间在72h内的ACI患者30例,每天静滴尼莫通[(10mg,0.25~0.5μg/(kg*min)],疗程14天。另选取常规治疗的ACI患者30例作对照。于治疗中不同时间点分别观察BP及HR的变化。结果 尼莫通单剂量静滴中,90%患者出现BP下降。连续静滴时,BP明显下降发生在第3天,以后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王桂红;龙洁 刊期: 2001- 01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LDL、OX-LDL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析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B超测定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l-mediathickness;IMT)。测定受试者的LDL、OX-LDL。比较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IMT和LDL、OX-LDL。对IMT和LDL、OX-LDL相关分析。结果 伴糖尿病的脑梗死组IMT高于其......

    作者:毛善英;刘建仁;黄鉴政;吴敏良;毛显雅;魏芳;刘学明 刊期: 2001- 01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CR mRNA表达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CEmRNA表达。结果 缺血3h及缺血3h再灌注,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中心区与半影区ICEmRNA表达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再灌注24h、48h半影区表达持续高水平,而中心区表达下降。结论 局灶性脑缺......

    作者:徐忠信;包晓群;李巍 刊期: 2001- 01

  • 早期脑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 从临床角度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e,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和确定DWI在区分常规MRI上所示的多发梗死灶中急性和非急性梗死方面的能力。方法 60例脑梗死均进行MRI常规程序及DWI程序检查,并由4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在不了解患者临床体征的情况下进行阅片、记录出病变所在的详细的神经解剖部位,对同一层面所有的磁共振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信号强度和......

    作者:马建国;冯凯;张凤茹;吕宪民;崔海燕;高海凤 刊期: 2001- 01

  • 多巴胺抑制PC12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多巴胺(DA)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电镜及电泳技术,研究DA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 适当浓度(0.5mmol/L)DA能显著抑制PC12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在作用时间较短时(24h),流式细胞仪可见典型亚二倍体凋亡峰,此时电泳可见典型DNA“阶梯状”电泳......

    作者:李立宏;高国栋;张宝国;王学廉;李向忠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