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物在RT4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鞘瘤细胞(RT4)中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物的表达状况.方法常规培养RT4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电泳、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体在RT4细胞中的表达并鉴定分子量.结果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体表达于RT4细胞的细胞膜上.结论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复合体对于RT4细胞与基底膜的连接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镝;李国忠;温世荣;王德生;松村喜一郎;宋宇 刊期: 2003- 01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研究
目的建立乙酰唑胺(ACZ)脑负荷试验的方法及脑血流量变化的正常参考值,提出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指标.方法正常对照组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43例.用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先做基态脑血流(CBF)及SPECT显像,36~48h后做脑负荷显像(静脉注射ACZ1g,20min后按基态同样条件进行).患者均行CT检查,部分行MRI、TCD、DSA检查.7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随访并复查SPEC......
作者:赵永波;郭玉璞;周前;黄一宁;陈琳;黄觉斌 刊期: 2003- 01
-
老年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颅内动脉血流异常对卒中或缺血发作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出颅内动脉血流异常对老年人卒中或缺血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1例TCD检查颅内动脉血流异常及187例颅内动脉血流正常的老年人进行5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果卒中或缺血发作发生率在颅内动脉血流异常者为25.53%,血流正常者为6.7%,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吕泽平 刊期: 2003- 01
-
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目的为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与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2名首发锥体外系症状的MSA患者和40名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主要辅助检查行比较分析.MSA诊断依据Quinn(1994)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PD诊断参考英国帕金森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诊断标准.结果与PD患者比较,MSA患者发病年龄较小(54.32±......
作者:王宪玲;贾建平 刊期: 2003- 01
-
运动对大鼠慢性颞叶癫痫模型痫性发作和脑内强啡肽A1-17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痫性活动的影响状况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经匹罗卡品化学点燃成功45d后,将存活鼠(致痫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安静组.分别监测两组动物在有氧运动中及随后1h这一时间段内其痫性发作频次.运动阶段(45d)结束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研究运动对内源性抗痫物质-强啡肽A1-17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两组之间平均痫性发作频次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较安静组在海......
作者:白抚生;李新鸣;高旭光;孙蜀宁;胡黎立;李国政;王振宇 刊期: 2003- 01
-
早期手术结合术后抗痉挛药物治疗破裂动脉瘤30例报告
目的总结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行早期手术夹闭或包裹动脉瘤患者共30例,报告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29例出院时清醒,术后1个月Glasgow恢复分级Ⅰ级16例,Ⅱ级9例,Ⅲ级4例.1例术后第4天脑疝死亡,2例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病情好转.6例术后48hCT发现脑内低密度灶,用药后1月内逐渐缩小.30例均复查血管造影,除1例前交通动脉......
作者:佟怀宇;许百男;余新光;张远征;周定标;姜金利 刊期: 2003- 01
-
肌病的心肌损害
目的探讨肌病时心肌损害的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997年~2002年间住院病例中临床确诊为肌病病例33例,其中并发明确心肌损害者10例.结果在上述10例病例中,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心肌损害24例次,包括心功能不全1例次;心脏超声异常7例次;X线胸片异常2例次;心电图异常9例次;心肌酶升高5例次.全部病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心脏损害,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肌病并发的心肌损害可表现为......
作者:张尉华;陈阳;饶明俐 刊期: 2003- 01
-
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后与神经细胞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神经细胞作比较,探索B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应用bFGF、BHA、EGF、Forskolin等配成诱导前剂、诱导剂和长期诱导剂,对大鼠BMSCs进行诱导,全程观察其变化,并取诱导后4d细胞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与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细胞对比.结果BMSC......
作者:邵明;张军;张信英;王德生 刊期: 2003- 01
-
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早期VEGF、FLT-1、FLK-1 mRNA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FLK-1)mRNA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VEGF及FLT-1、FLK-1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后3h即开始表达增强,VEGFmRNA和......
作者:刘亢丁;宫萍;吴江;李玉林;饶明俐 刊期: 2003- 01
-
雌孕激素联合补充治疗与脑卒中的预防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孕激素联合补充治疗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84例随机设激素补充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酶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脂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治疗前后E2、高密度脂蛋白(HDL)增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降低,差异显著(P......
作者:黄冰玉;张冬梅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进展
- 2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和血浆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 4 以延髓梗死为主要症状的狼疮性脑病1例临床分析
- 5 以记忆力下降起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例报告
- 6 15-脂氧化酶及其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大鼠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 7 脊髓硬膜外血肿误诊为脑梗死1例报告
- 8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 9 血清IL-6、IL-10及IFN-α水平对首发抑郁患者双侧海马区细胞代谢影响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 10 蒙药嘎日迪-13对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海马中IL-1βIL-8、ICAM-1、P-selectin表达的影响
- 11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载脂蛋白酶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
- 13 细胞周期蛋白D1在环加氧酶-2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 14 早期脑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15 伴发低钠血症的抗r-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1例报告
- 16 误诊为转换障碍的僵人综合征1例报告
- 17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microRNAs表达谱的研究
-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 20 TRAIL协同五味子乙素对脑肿瘤干细胞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