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缓解大鼠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原代提取大鼠BM-SCs并培养至第5代.电离毁损锥体束法建立痉挛性脑性瘫痪大鼠模型,术后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动物行行为学评分和骨骼肌ATP酶染色,检测腓肠肌H反射.结果(1)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肢体肌张力增高,感觉、运动及平衡功能受损;腓肠肌H反射潜伏期缩短以及波峰值升高;骨骼肌Ⅰ/Ⅱ型肌纤维比例......
作者:蓝晓艳;耿欣;王苏平;白玉萌;秦华民;李深 刊期: 2015- 03
-
双氢麦角碱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DG区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氢麦角碱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gyrus,DG)区细胞外液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270±30g)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酒精组(n=6)和治疗组(n=6).酒精组与治疗组大鼠胃内先灌入50%食用酒精,每次0.5ml,每10min灌1次,直到大鼠出现酒精中毒状态为止.30min后,治疗组大鼠灌胃双氢麦角碱0.7mg/kg,酒精组灌胃......
作者:许银花;吴光;郑雪梅;崔松彪 刊期: 2015- 03
-
雌激素受体β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内炎症反应及淀粉样β蛋白的沉积的影响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内炎症反应及淀粉样β蛋白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β淀粉样蛋白脑室内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并将模型分为对照组、ERβ组和shRNA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ERβ组和shRNA组大鼠分别通过脑室内注射载有雌激素受体β基因或shRNA的慢病毒质粒.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内A......
作者:谢云亮;张博;张英杰 刊期: 2015- 03
-
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与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相关性,并对CMBS的好发部位进行研究,从而对脑小血管病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并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3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112例,行头部核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及T2加权像检查,确定有LA患者84例为病......
作者:张凤丽;任惠;丁里 刊期: 2015- 03
-
行为学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PS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早老素(Presenilinl,PS1)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PS1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3d缺血海马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7d达高峰.PS1反应产物脑缺血再灌......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曾亮 刊期: 2015- 03
-
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曾经被诊断为脑梗死3例、出血性脑梗死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颅内高压1例,终均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经过静脉放血、羟基脲及抗凝治疗,10例患者症状缓解,半年随诊未复发.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以继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头......
作者:黄刚;梅竹君;高幼奇;谢旭芳;张昆南;吴晓牧 刊期: 2015- 03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收集2例我院诊治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2010年至2013年在我国各种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的文献.结果本文报道的2例及9篇文献检索的2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智能减退、抽搐、不自主运动及表现为睡眠减少、心率快、汗液......
作者:李晓久;白璇;蔺慕会;陈晓虹 刊期: 2015- 03
-
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
目的前瞻性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33例(36例次)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均行CDFI、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行HE染色.将术前CDFI结果分别与相应层面HRMRI及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CDFI设定易损斑块标......
作者:吕琦;惠品晶;陈剑华;黄亚波;顔燕红;张白;胡春洪;郭亮;惠国祯 刊期: 2015- 03
-
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不同脑区NF200的经时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丝蛋白200(NF200)在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额、颞叶皮质和皮质下白质的经时变化.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痴呆鼠不同脑区NF200的经时变化情况;采用同济大学研制的HPIAS-1000高清晰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不同脑区NF200阳性信号的面积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发现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后不同脑区NF200的表达随时......
作者:王维;吴江 刊期: 2015- 03
-
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HCY和CRP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中HCY和CRP的含量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8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及116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HCY的含量和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的含量.结果偏头痛组血浆HCY和CRP平均含量分别为19.75±5.90μmol/L、3.48±0.84mg/L;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和CRP含量分别为10.26±2.14μmol/L、0.92±0.24mg/L.偏头痛组......
作者:郭丰;任占秀;何秋;孙珊珊;姜美曦;陈晓虹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误诊为脑血管畸形的儿童肺吸虫脑病1例报告
- 2 亚低温对体外缺氧缺糖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谷氨酸转运体、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 3 骨髓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中骨髓细胞体内分布的实验研究
- 4 加巴喷丁胶囊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 5 烟雾病与颅内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 6 脑淀粉样血管病研究现状
- 7 CT简易定位锥颅抽吸冲洗溶解连续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18例临床分析
- 8 胼胝体单发隐源性脑脓肿1例报告
- 9 Crow-Fukase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 1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 11 通脑活络针刺法对大鼠急性脑梗死细胞凋亡及梗死容积的影响
- 12 FLAIR序列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 13 贝美格致痫大鼠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免疫反应细胞的改变
- 14 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流变特性改变及己酮可可碱干预研究
- 15 小纤维神经病研究进展
- 16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迁徙机制的初步研究
-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例报告
- 18 表现有双下肢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报告
-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理及临床研究
- 20 儿童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