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激活蛋白-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60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试验组,A组)和30例正常人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B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分为软斑组(A1,n=20)、混......
作者:吴世陶;王建平;刘田田;肖波;张敏;王兵;苗旺;郭亚培;高灵利;刘恒方 刊期: 2012- 09
-
帕金森病患者眼球扫视运动分析及随访
目的定量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眼球扫视运动的特点,为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眼球扫视功能提供依据,探讨扫视运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眼震电图对55例正常人和5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扫视试验检查,比较两组间扫视速度、潜伏期和准确度的差异.根据Hoehn-Yahr(H-Y)分级将PD组受试者分为重症和轻症两个亚组,比较两组间扫视运动的差异.对5例PD患者进行临床和扫视试验的随访,比较随访前后扫视运动的变化.结果......
作者:唐澍;陈静;胡洪涛;赵桂萍 刊期: 2012- 09
-
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后VEGF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P)后VEGF和Survivin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ASA)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SA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h、24h、3d、5d和7d,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ASA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ASA(80mg/kg,溶解于1.......
作者:何凡;韩晓书;曲方;宋福林 刊期: 2012- 09
-
激肽释放酶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肽释放酶对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进一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分为激肽释放酶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人院2d和治疗10d后采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EGF水平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作者:王晓红;赵晓霞;李文玉;宋春伶 刊期: 2012- 09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MIP-3α与IL-6、TNF-α的关系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alpha(MIP-3α)、IL-6和TNF-α存大鼠局灶性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给予中和抗体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探讨CC亚族趋化冈子MIP-3α与IL-6和TNF-o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6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30只;MIP-3α中和抗体组30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MIP-3α中和抗体组均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再分为5组,每组6......
作者:王春雷;朵慧敏;杨春晓 刊期: 2012- 09
-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2例
目的探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分析2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脊髓血管造影为确诊依据.结论对慢性病程的脊髓病变患者应想到脊髓血管畸形可能,必要时可进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俞英欣;邱峰;戚晓昆 刊期: 2012- 09
-
拉莫三嗪治疗新诊断的成人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对新诊断的部分性成人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腑电活功的影响.方法LTG单药治疗新诊断的65例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观察LTG治疗2、6、12m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活动的影响.两样本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样本比较采用Ridit分析.结果LTG治疗2m时无发作37例(56.9%),显效11例(16.9%),有效10例(15.4%),无效7例(10.......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2- 09
-
桥小脑角区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本文病例均病理形态多样,部分区域分化差,细胞密度增加、核分裂3~5个/10HPF,呈片状方式生长.免疫组化结果:CK、Vimentin、S-100呈阳性,Syn呈弱阳性;其他标记物如EMA、GFAP、CEA均呈阴性,......
作者:张晓玲;魏志杰;车延旭 刊期: 2012- 09
-
317例脑动脉支架患者围手术期危险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原因,以减少发生类似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所有颅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均采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和Wingspan自膨式支架;颈动脉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均采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结果317例脑动脉支架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26例(8.2%),术后30d仍有症状者16例(5.0%).不同部位的发生率分别为:MCA15.3%(11/72)、BA11.9%(5......
作者:陈宏亮;朱辉;房绍宽;汪勇峰;吴江;饶明俐;王守春 刊期: 2012- 09
-
头孢曲松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害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头孢曲松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组(M组)、头孢曲松钠组(C组),C组为缺血90min时给予头孢曲松钠200mg/kg;在缺血后24h测定谷氨酸转运体-l(GLT-1)mRNA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AD)含量以及钙神经素(calcineurin,CaN)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
作者:刘春华;郑姣琳;王维治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成年癫痫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的烙印感
- 2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时脑部症状与Willis环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
-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病理观察及巴曲酶保护作用研究
- 4 非牧区的潜藏杀手-以头痛、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5 中国人GRIN2B、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相关幻觉的关联分析
- 6 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
- 7 貌似脑瘤的脑型血吸虫病15例临床分析
- 8 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报告
- 9 探讨额颞叶痴呆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与糖脂代谢水平的关系
- 10 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特点
- 11 以脑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
- 12 红景天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脑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13 NT-3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包装及鉴定
- 14 吸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AIF核转移的抑制作用
-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
- 16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一家系7例
- 17 帕金森病抗氧化损伤性神经保护性治疗
- 18 不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部位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 19 脂微前列腺素E1对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NO水平调节的临床研究
- 20 基因芯片技术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