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局灶脑缺血再灌流后ICAM-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规律与白细胞浸润.方法采用大鼠MCA线栓闭塞/再通法建立局灶性缺血/再灌流模型,动态观察I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变化情况.结果(1)鼠脑缺血/再灌流后MCA供血区皮质及梗死周边区的微血管ICAM-1表达于再灌流6h已增强,36~48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但第7天表达仍强于假手术组.(2)坏死周边区神经元也表达ICA......
作者:吴珊;董为伟;董佑忠 刊期: 2000- 01
-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1(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癫痫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马桑内酶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及海马齿状回NMDAR1mRNA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作者:王群;阮旭中;史庭慧;张苏明 刊期: 2000- 01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表达及其mRNA变化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流后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SP70的组织学分布,利用RT-PCR方法检测缺血皮层与基底节区脑组织HSP70mRNA相对含量.结果基底节区HSP70阳性细胞较少,持续时间短,皮层区HSP70阳性细胞较多,持续时间长.RT-PCR结果表明HSP70mRNA相对含量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结论HS......
作者:苏志强;刘亢丁;饶明俐 刊期: 2000- 01
-
大鼠实验性短暂脑缺血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与血-脑脊液屏障变化的关系
目的观察短暂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血-脑脊液屏障超微结构及血浆中环一磷酸腺苷(cAMP)相对浓度的变化.方法用改良pulsinelli法制成短暂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用H3-cAMP放免分析药盒测定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并观察血-脑脊液屏障中紧密连接的变化.结果在短暂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血浆中cAMP相对浓度及紧密连接紧密程度(闭锁小带长度及凸嵴数目)无明显变化,血管内皮中胞饮小泡数目明显增多.再灌注中......
作者:贾栋;高国栋 刊期: 2000- 01
-
老年人TIA与血栓前状态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方法随机选出TIA患者60岁以上30例,60岁以下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和D-二聚体(DD)浓度.结果老年TIA组血浆GMP-140浓度低于对照组(P......
作者:鄂紫娟;阳虹;杜岩;王学书;和平;王东宁 刊期: 2000- 01
-
帕金森病患者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变化及多巴制剂与Vit E对其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抗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代谢水平的变化和多巴药物及VitE对其的影响,找出反映氧化异常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对96例PD患者动态检测了服用L-多巴和VitE前后的血浆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岐化酶(P-SOD、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及红细胞过氧化脂质(P-LPO、E-LPO)及丙二醛(MDA)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
作者:许继平;李玉莲;蔺新英;孟虹 刊期: 2000- 01
-
NO对实验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流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定量研究
目的研究N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特别是NO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测定N-硝基-左旋-精氨酸(NNLA)干预后局灶性脑缺血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流期间过多或过少的NO均对缺血区凋亡峰有明显影响,小剂量NNLA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大剂量NNLA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结论局灶性脑缺血的不同区域,包括正常及病变组织中的凋亡细......
作者:吕晓红;吴军;马玉刚;饶明俐;李广生 刊期: 2000- 01
-
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即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
目的评价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点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东菱迪芙注射液静点,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静点,均为隔日1次,共3次.结果试验组起效明显早于对照组,停药后10天试验组疗效仍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作者:陈清棠;赵玉宾;郑亚文;王颖;吴祖舜;姜亚军;曹玉珍;周健飞;王德生;于红;苏炳华;何清波 刊期: 2000- 01
-
职业性汞接触对人机体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大蒜素片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职业性汞接触对人机体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大蒜素片对汞中毒的防治作用.方法对暴露于58μg/m3汞蒸气环境中的某金矿工人47名及无接触汞经历的45名工人采用WHO神经行为核心检测组合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并给接触汞的工人口服大蒜素片,每次35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4周.观察情绪和简单反应时变化.结果触汞工人情感状态、简单反应时、视觉持留及数字译码、手提转捷度、目标追击Ⅱ等项均有显著变化.共计......
作者:吴敌;赵节绪;林世和;关铭;薛桂萍 刊期: 2000- 01
-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模型及其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脑动静脉畸形(AVM)模型,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大鼠左侧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测定吻合前后及模型动物饲养16周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大鼠静脉动脉的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分流,左侧局部脑血流量显著降低、右侧颈外静脉压增加、颈总动脉压降低,血流速度增快.16周后左侧局部脑血流量较动静脉吻合形成即刻升高、右侧颈外静脉压和颈总动脉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加,右侧颈总动脉压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
作者:赵希敏;丁美修;王秉玉;郭智霖;毛青;仲骏 刊期: 2000- 01
动态资讯
- 1 两种方法提取乳鼠神经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研究
- 2 老年期痴呆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测定
- 3 胰岛素强化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糖疗效分析
- 4 AQP4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 5 核因子κB在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Bcl-2表达的影响
- 6 多巴胺抑制PC12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 7 免疫分子在Alzheimer中表达的机制及作用
- 8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估作用的研究
- 9 灵芝孢子粉对Guillain Barre综合征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 10 多发性硬化脑干诱发电位Ⅰ波异常21例分析
- 11 脑出血患者屏氧酶1基因192位Gln-Arg多态性的研究
- 12 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1例报告
- 13 ATP受体通道激活增加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 14 3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痴呆的临床分析
- 15 Alzheimer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 1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微栓子信号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 17 椎动脉型颈椎病体位改变对椎-基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 18 大面积脑梗死150例合并出血性梗死21例分析
- 19 严重脑白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20 RNF213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成人烟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