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6例误诊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1].由于疾病早期表现多样或病史了解不详,故极易误诊.我科自1998年来共收治HSE28例,其中6例早期被误诊为Meige综合征,高血压脑病,糖尿病低血糖昏迷,SAH2例及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等,确诊时间2~4天,现总结如下.......

    作者:裴全森;陈晓东;胡淑梅;贾志青 刊期: 2005- 01

  • 遗传性共济失调1家系报道

    1临床资料先证者,女,37岁.7年前开始感觉双下肢无力,站立不稳,走路摇晃,不能走直线,3年来出现言语笨拙,吐字不清,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病程中伴多汗、记忆力下降,二便正常.查体:血压125/80mmHg(坐位),130/80mmHg(卧位).个头矮,身高1.46米,智能正常,有水平眼震,言语含糊不清,走路不稳,走直线困难,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肌力和肌张力尚可,深反射活跃,浅反射......

    作者:刘宗超;周官恩;饶明俐 刊期: 2005- 01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颈椎横突孔CT扫描的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椎动脉在颈部穿行于颈椎横突孔入颅,所以颈椎的变化必然导致椎动脉供血的改变.本文收集3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均行颈椎CT扫描,着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崔国强;王振业;樊庆胜 刊期: 2005- 01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预防研究

    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CO中毒经常规治疗后,在数日至2个月左右,患者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1].该病由于临床治疗棘手,尚无特效治疗,及其严重的后遗症和高死亡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治疗措施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杨华;夏章勇;谭颜华 刊期: 2005- 01

  •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综合征16例分析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AICA)是由于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或基底动脉闭塞所致,临床表现可有:眩晕,病变同侧共济失调,耳鸣耳聋,周围性面瘫,面部痛觉减退,Horner征,向病灶侧同向凝视麻痹,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其中第Ⅷ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1998年~2004年2月我科共收治该病患者1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原铁铮;孙锋 刊期: 2005- 01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致急性脑梗死17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由于应用降糖药物不当往往导致低血糖反应发生.低血糖反应引起的一过性意识障碍及肢体偏瘫在以往的文献中报道多见,但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致急性脑梗死的报道少见.我科于1993~2003年共收治低血糖症引起的急性脑梗死17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红;李艳荣 刊期: 2005- 01

  •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及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发病、致死、致残和复发率均很高,已成为人类死因的第2位[1].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复杂,不同病因对预后影响可能不同.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目前临床较常用的病因分型方法是TOAST(The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分型法[2].该分型是以NINCDS分型系统[3]为依据,1993年......

    作者:吴丽娥;刘鸣 刊期: 2005- 01

  • NF-κB与脑缺血

    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factorkappa-B)于1986年被发现,因其能与免疫球蛋白κ链基因上的增强子结合,故得此名.起初人们认为NF-κB仅在B细胞中表达,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细胞中都有其存在,在神经系统中,NF-κB广泛分布于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静息状态下,NF-κB与其抑制因子IκB(InhibitorofnuclearfactorkappaB)结合成复合......

    作者:刘宗超;周官恩;饶明俐 刊期: 2005- 01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鉴别运动神经元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和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两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及预后完全不同,但在临床上极易相互误诊的疾病.前者是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而后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影响脊髓,并引起各种症......

    作者:董芬;尹厚民;张宝荣 刊期: 2005- 01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从传统的发生生物学观点来看,成年受损伤大脑不具备结构上有意义的自身修复功能,成熟脑细胞一旦受损就不能再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称骨髓基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实质细胞的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成多种细胞.传统观点认为,MSCs只能够分化成中胚层来源的间质细胞,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腱细胞、网状细胞和血管......

    作者:黄文;张成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