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首页>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第02期

局灶性脑缺血时吡拉西坦对缺血半球能量代谢的影响

赵育梅;杨晶晶;寿艳红;孙明;徐超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 吡拉西坦, 能量代谢
摘要:目的观察吡拉西坦对局灶性脑缺血时缺血半球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动脉腔内插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测定缺血2h/再灌注2h后缺血半球内乳酸(LA)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HE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测定缺血后24h的梗死体积.结果吡拉西坦(200mg/kg)可明显降低缺血半球内LA水平,增加LDH的活性,对CK活性无明显影响,它可明显降低缺血2h/再灌注22h后的皮质、皮质下结构和半球的梗死体积.结论吡拉西坦具有明确的抗局灶性脑缺血作用,它可明显改善缺血组织的能量代谢状态,增加LDH的活性,减轻乳酸堆积及组织酸中毒,缩小梗死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