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总编辑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双月刊,每期定价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出版部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27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137/R

邮发代号: 12-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误诊为表皮样囊肿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指硬脊膜上的动静脉之间存在微小的瘘口,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的80%,40岁以上多见,常发生于胸腰段,可见于骶段,颈段和颅颈交界区相对少见[1~3].而巨大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罕见.1984年Symon[4]等首次报道颅颈交界区的SDAVF.复习文献,国内外报道颅颈交界区及高颈段硬脊......

    作者:武守义;连亚军;吴川杰;张海峰 刊期: 2018- 10

  • 原发性颅内软骨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软骨肉瘤为少见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骨骼及骨外软组织内如四肢长管骨以股骨、胫骨和肱骨等多见;原发于颅内者罕见,常以颅底鞍区、鞍旁为好发区域,少数也位于包括硬膜、颅骨甚至是肌肉等区域[1,2].颅内软骨肉瘤诊断上较为困难,常易误诊,需与脑膜瘤、颅咽管瘤、脊索瘤等相鉴别,病理是该疾病诊断金标准.原发颅内软骨肉瘤罕见,临床上少有报道,现我院收治1例诊断为原发软骨肉瘤的患者,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临床特点进......

    作者:徐梦奇;叶国炜;李蕴潜;邬巍 刊期: 2018- 10

  • 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的巨大颈内动脉瘤1例报告

    延伸到鞍区的巨大动脉瘤可以模拟垂体肿瘤,引起肿物占位效应所致的临床症状[1].鞍区动脉瘤引起垂体功能减退非常罕见,但是对其正确的识别有助于及时的激素替代治疗及动脉瘤手术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我们现将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的巨大颈内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

    作者:乔优;王岩;韩翔;杨仕林 刊期: 2018- 10

  • 应用核磁黑血血栓成像联合头部增强MRV诊断的颅内枕窦及边缘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一种罕见的卒中形式,好发于年轻女性[1].临床常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橫窦、直窦、乙状窦、海绵窦[2],临床上常用诊断手段为头部MR静脉成像(magneticresonancevenography,MRV)/CT静脉成像(computedtomographicvenography,C......

    作者:王立艳;吴隆飞;边婷婷;张阵;吉训明;段建钢 刊期: 2018- 10

  • 以脑梗死症状起病的主动脉夹层1例报告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明显,脑卒中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脑梗死因为其较高的发病率、较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急性期的脑梗死,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办法就是急诊溶栓,它能使部分闭塞的血管再通,从而恢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也就避免了脑细胞的坏死.溶栓的利弊取决于急诊医师对于急症脑梗死的准确识别与否,准确判断是急性期脑梗死后行溶栓治疗,好处是......

    作者:刘代强;邹慧敏;郝延磊 刊期: 2018- 10

  •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神经损害研究进展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MMA)是常见的先天性有机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根据发病年龄将≤1岁定义为早发型;>1岁为晚发型.早发型较常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即便存活也可能留下重度神经系统损害[1].晚发型较为少见,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常造成临床医师的误诊、漏诊,这导致相当一部分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正因为如此,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恶......

    作者:曹婷婷;张剑平;任冰焱 刊期: 2018- 10

  • 自身免疫性脑炎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是一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近十年神经免疫学领域所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自身免疫性脑炎是泛指一类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痫性发作、认知功能异常、记忆功能损伤及精神行为异常为特点,疾病进展迅速,其鉴别诊断较困难,是临床误诊率较高的神经科急症之一.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免疫治疗和/......

    作者:吉木舍 刊期: 2018- 10

  • 源于血脑屏障功能紊乱的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稳定发挥功能与神经血管单元内多种细胞的协作以及血脑屏障结构的完整密不可分.神经血管单元包括血管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其中内皮细胞及其他细胞共同形成血脑屏障,是连接中枢系统和全身其他系统的重要稳态位点,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1].神经血管单元中的细胞成分异常突变引起与神经变性相关的血脑屏障功能紊乱,会导致某些罕见的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发生.下面将从一些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受累的相关细......

    作者:何岍妍;塔淞;杨新宇;邬雪涵;郭珍妮;畅君雷;杨弋 刊期: 2018- 10

  • 颈内动脉闭塞多种治疗方案疗效的研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6年全球5690万死亡人数中,半数以上(54%)缘于前10大原因,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是死亡原因的第一和第二位[1],在美国,颈内动脉闭塞的患病率每年约增加6/100000,新发约15000到20000个缺血性事件[2],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颈内动脉为供应大脑前循环血供的重要动脉,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症状可轻可重,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偶然在体检中发现,或......

    作者:范晟昊;蔡秀英;周赟;刘一之;黄亚波;方琪;王辉 刊期: 2018- 10